首页 > 学术活动 > 媒体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直接融资体系

日期:2021-10-21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侯捷宁

10月21日,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做《加快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直接融资支持机制》主题演讲时表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直接融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占比约为28%,市场规模、质量和结构持续改善。下一步,要牢牢把握支持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关键,通过“四个提升”,加快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直接融资体系,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张望军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实经济为根本方向,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直接融资支持机制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


张望军针对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发表了三方面看法。


首先,疫情爆发以来,科技、资本和产业呈加速融合态势。


他指出,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活动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生产函数中劳动力、土地、设备等传统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重构了要素组合,提高了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的产出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疫情爆发以来,各国更加清楚认识到,技术进步是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成为新形势下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张望军认为,从全球看,科技、资本和产业加速融合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科技企业加速拥抱资本市场。2020年全球1360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2680亿美元,其中科技企业家数和融资额占比分别为24%和33%。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共有1630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3300亿美元,其中科技企业家数和融资额分别占比26%和35%。二是前沿领域受到更多青睐。2020年,全球有78家生物技术公司首发上市,比2019年多34家,能源转型领域相关资本投入超过5000亿美元。今年以来,全球有432家医疗健康领域公司首发上市,比去年多49家。三是融资机制创新不断出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所修改上市规则、探索新型融资方式,推出直接上市(DPO)、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等机制。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有486家企业通过SPAC机制上市,融资1277亿美元。


从国内看,创新资本和产业循环正在加速。


一是科技创新企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549家企业IPO融资6100亿元。去年科创板、创业板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300亿元。截至2021年8月末,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通信、电气设备等科技成长行业市值占比30%。


二是市场体系更加包容。已有24家未盈利、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企业在A股上市,37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三是产品结构日益丰富。截至今年8月末,创新创业债已累计发行128只、518.76亿元。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项目金额累计约2万亿元。


其次,直接融资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张望军指出,金融是驱动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力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同发展,共同组成了支持科技创新的现代融资体系。根据我们的观察,相比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对于促进科创企业发展和创新资本形成具备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直接融资更加契合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经济已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创新型企业商业模式新、技术迭代快,经营不确定性大,对融资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负债的低风险性和期限匹配要求,决定了其资产配置更加注重收益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直接融资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与科技创新企业的高风险性、高不确定性、高投入性、高回报性等特性相符,可以较好地满足传统金融无法满足的资金需求。


二是直接融资对创新型企业的估值和定价更加精准高效。创新型企业多数是轻资产企业,主要是专利和人才,传统财务报表无法准确反映发展潜力。间接融资以抵押资产为核心,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对企业进行业绩定价,对初创企业往往“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直接融资综合考虑经营模式、用户资源、技术优势以及研发投入、专利等非财务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进行合理估值并在市场交易中动态修正,能更好反映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内在价值。


三是直接融资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提升创新型企业的治理水平。股权激励可以调动以“创新、冒险、专注、诚信和责任”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激发知识型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已有162家公司实施或计划实施股权激励,占比接近50%,为企业增强创新活力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同时,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规范经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四是直接融资对于间接融资服务科技创新具有协同带动作用。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企业上市后更具知名度和商誉,信用等级和信贷可得性将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在上市和挂牌过程中,投行、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资信评级、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金融资源和专业人才的集聚,也带动银行等间接融资机构更多地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如股权投资机构与银行合作的“投贷联动”模式,可以更好地对接企业科技创新和投融资需求。


第三,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直接融资体系。


张望军指出,近年来,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直接融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占比约为28%,市场规模、质量和结构持续改善。


他认为,下一步,要牢牢把握支持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关键,通过“四个提升”,加快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直接融资体系,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多层次市场的覆盖面,增强直接融资体系的包容性。坚守科创板服务“硬科技”的属性和创业板服务“三创四新”的定位,发挥好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作用,加快构建功能互补、有机联系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好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二是提升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备性,增强直接融资服务的针对性。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加快完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分拆上市等制度,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提质增效,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引领投早、投小、投科技。


三是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增强直接融资监管的有效性。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支持各类创新企业依法规范进入资本市场,提升数字经济条件下的监管科技化智能化水平,“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维护好市场秩序。


四是提升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合力,增强直接融资发展的协同性。着力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推动完善法治、财税、产权和投资者权益保护、诚信约束等配套制度,营造促进直接融资发展的良好生态。